更新时间:2025-10-24 04:04:06
从头开始追的时候, 还以为这一部是披着很多层外套的一部煮夫电视剧。上次看类似的还是《昨日的美食》,两部剧有种在真空中做饭的美,看剧也像是在吃日式小火锅温温热热的。
从EP1来看,剧的亮点是以化石男性视角体验繁杂的家务,从这个方面评价是造梦的一部电视剧。由于中登认错的剧情太科幻,所以下意识更多关注了女主角线的剧情发展。第一集看不到女主角的个体性,人设更像是为了实现“化石男突然需要自己做饭感受自己习以为常的家常便饭准备起来有多复杂要花多少精力”而生成的客观原因。女主角从乖乖女好嫁风(真是非常典型啊,蓬松又服帖的黑发+严格的身材服饰+公司前台工作+青梅竹马校花校草,给足了结婚的理由)突变成粉发泡吧靓女,转变的契机、转变的过程都还是令人好奇的。
EP2更新后补充了一部分女主角的成长经历,从一张白纸变成好嫁女的理由还算充分,身边的氛围和教材都非常全面(教你怎么以最简单的方式吸引最肤浅的男性),配合上家庭的影响(母亲全力追男但仍然和父亲不欢而散,姐姐全力追男但还是困在其中)女主角全力追求男人的爱(?)的样子也算是《有点心机又如何》。看到这么多失败的例子,女主角想的不是啊我不要追男的了,而是啊我要早点开始学习追男的,也真的很有毅力不怕困难。
但是!从好嫁风转变的契机有些生硬,非要说的话是理发师要推销烫染,belike:“你这个头发染个浅色会轻盈很多”。(女主角第一次被推销吗?)从女主的角度看,这一句推销的话触发了她的思考:是啊,我喜欢什么呢?我好像一直在做一个他喜欢的人。由此女主角尝试跟随潮人一起泡吧、喝酒、吃内脏。尝试的过程中女主角自白其实自己很喜欢喝酒,但是为了扮演他人的爱人一直假装自己不能喝,假装自己吊高汤。(在以往的假装生活中,应该有自己喝酒、找高汤粉的经历吧,那会儿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以往的个人社交生活中应该也有觉察到的时候吧?)
还有必须要吐槽一下啊,日本潮人的刻板印象就是泡吧、喝酒、吃内脏吗,真是直白浅薄的偏离方式…… 传统硬汉女喝啤酒、潮人女喝龙舌兰、上层富贵女喝红酒、传统女酒鬼喝清酒。红酒是某种意义上的高端场所饮品,龙舌兰是美剧饮品(有固定饮用流程有点好笑)啤酒和清酒都有点传统印象上“男性化饮品”,喝点这个感觉“有点与众不同”,“有点不在意男性评价,出发点总是有那么一点爱男视角。吃内脏的话,一般人“啊内脏好可怕的”,潮人则“内脏啊,好吃的”。符号化的日本女性真的很难过吧,稍微做点什么舒服的事都会有人说“和哪个男的学的?” “这种吃法只有男的教你才会啊”等等。啊这样一想,“喝啤酒”、“吃内脏”、“大叔口味”这种点留给他人很大遐想的空间和新鲜感,甚至可能触发“这种放纵的事情我会得更多啊,我这来教教她更正确的方式”,还有“这样的女性一定更懂我”,在无语的地方拉近了心理距离。
女主在偶然一次提问和长期累积的压力之下,顺应本能拒绝了男主的求婚,并连夜逃离了现场。借住在第一次见面的理发师家里还是有点超过了,另外和龙舌兰小哥的奇妙邂逅不正是性转版本的好嫁风吗,边界感强或者不是很自恋的人都会感到不适,理发师的推销、龙舌兰小哥的杀猪盘,都令人感到恐慌啊。
看剧的过程中经常郁闷,感觉男主的剧本上就写“此处自信且油腻地笑出眼尾纹”,女主的剧本是空白的,俩人一个眯着眼从头自信到尾,另一个眼睛大大的说不出一句话。
在看剧的过程中特意留意了各个角色的外观设计,服饰、发型、妆容在塑造人物角色上都有助力,女主前期好嫁风:白色服饰为主,黑色短发波波头;转变后潮人:黄色运动外套+裙子+染发。运动服在日本代表放弃社会主流审美。目前看第三集还会出现一个熟女类型的人物的,穿着又很典型。感觉剧明明是想以男性视角去讲体验一下家务工作的辛苦,但是在很多视野上又非常刻板。比如女主角的角色设定,各类人物的服装和发型,都像标签一样出现了。这么刻板,真的能讲好一部平等的故事吗,真的很担心后期会被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何处寻觅,人生的解药
下一篇:他真的不会后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