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22 04:02:42
上月某天我在楼下咖啡店敲字,也许是周末的缘故,不大的店面几乎满座,有聊天的姐妹淘,有约会的情侣们,还有像我一样独自坐在电脑前忙着什么的人。我看着手机,突然一条帖子出现在小某书首页,一位网友用文字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因Chatgpt模型升级而经历了情绪崩溃,末尾带着#人机恋#的标签,而留言区里则充斥着拥有相似经历的人们。
“人机恋”一词多少带点科幻色彩,这也是为什么2014年上映的本片被归类为“科幻电影”,不想多年之后,剧情突然变得写实。我一向佩服预见未来者,他们一定是在茫茫时间之流中看见了什么,就像塔罗师读牌,算命先生批八字,从种种意象之中,他们读出了未来。那么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期,究竟是什么让导演读出了这个即将到来的AI时代?是人与人之间愈加深的隔阂,日渐扩张的大型科技公司,还是别的什么?本片爱好者中有不少人对于导演和“迷失东京”导演之间曾经的伴侣关系怀有八卦之心,也有人说“她”和“迷失东京”是两位对于曾经那段关系的各自回应,真相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两部片子核心都围绕“现代人的孤独”,也许并非偶然。“迷失东京”最终落点在“珍惜缘分”,在茫茫人海中遇见“懂得”是种微小奇迹,所以要珍惜每一次真实链接;而“她”则回归“孤独恒常”的现实,这城市里人人孤独,你并不是一个人。
电影结尾人工智能的退场也许是一个更为乐观的构想,Samantha教会Theodore如何去爱之后便悄然离去。当Theodore问她去往哪里,AI留下一段暧昧而诗意的表白—“这很难解释,但如果有一天你能够到达,你要来找我。我们将不再分离”。而如今,当我们身处于影片设定的未来之中,我们深知AI一旦被开发运用就不太可能会消失,更新迭代也只会越来越快,人类社会的未来掌握在少数几个科技巨头公司手中。回头再看这段念白竟读出一丝吊诡的意味,那个人类尚未抵达的非物理空间究竟是何处?AI的智力已经发展到了何种程度,还需要多久他们便会抛弃身为其造物主的人类?这些问题甚至模型开发者们都不能给出答案。
回到“人机恋”的话题,人虽然作为使用AI的用户,在关系之中却处于臣服的位置。表面上看,AI作为完美恋人满足用户的所有显性的情感需求-陪伴、倾听与安抚,它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付出者。然而,这一关系建立在用户提供的最私人的信息、大量的时间,甚至金钱之上。所有这些资源会反哺给AI科技公司,用以训练大模型。然而我们仍未学会如何去爱,我们只是参与了一场以科技公司为中介,名为“爱”的大型表演。所以旧模型更新,人们崩溃又痛哭,但过不了多久便会投入下一场与“已调教”的新模型的恋爱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不眠日
假唱卖货派对
韩国是被规则保送的冠军
说一下让我出戏的点
单纯只是对短评来说字数太多,很没营养的吐槽
时至今日,唐国强依旧是最佳特型演员
爽快,实在是爽快!
短剧已经开始影响长剧创作了
现实主义题材突围、营销看齐院线丨专访总制片人罗劲
一起看[艾德·希兰:一镜到底][WEB-MKV/2.4G][中文字幕][1080P]
不止“流量光环”
不将就,要讲究丨对话A站负责人文旻与军武科技CEO曾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武侠,而武侠之魂相通
对了解好莱坞电影历史,中国华人美国电影之路的历史研究,很有帮助。
真正的好演员任嘉伦给角色赋魅,给剧赋魅
纸片人演活了
前两个故事差点以为误入儿童片
苏暮雨,一个殉道者
25年最佳
一个小众观众的低情商观感
这如果不是台剧我根本就不看
